點擊數:1528782011-10-13 15:48:29 來源: 鷺燕(福建)集團
在第11屆中國國際保健博覽會“構建連鎖藥店與保健營銷創新平臺高峰論壇”上,多名與會人士表示,若藥店分級管理全面鋪開,保健品在走多元化路線的藥店經營品類中的占比或進一步提高。
向非醫保轉型
有數據顯示,至2010年底,全國醫保定點藥店約有11.7萬家,占比為29.46%,其中連鎖定點約占2/3。醫保定點藥店刷卡額去年的增幅達25%以上。“由此可見,藥店對醫保政策的依賴度正在增加。”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連鎖藥店委員會主任徐郁平提醒。不過,由于地方政策存在不確定性,藥店多元化需慎重掌舵。
徐郁平指的不確定性,說的是部分地方醫保部門要求醫保定點藥店不得經營非藥品的規定。最新的醫保與多元化“沖突”事件發生在成都:今年成都醫保局出臺規定,要求從7月31日起,成都市醫療定點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將不再允許擺放和銷售日用品、主副食品等非藥品類商品,違規者將取消其定點資格。不久前,傳出當地一家大型連鎖藥店為嘗試多元化,旗下12家醫保定點藥店同時向市醫保局提出取消醫保定點資格的申請。
事實上,成都的情況并非孤例,自河北省2006年出臺相關規定后,近年各地報道中均零星可見類似的醫保“限非”措施出臺。為此,有研究者指出,醫保定點藥店未來的發展方向很可能是放棄經營非藥品,成為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專業藥店。
日前,有消息人士稱,藥店分級管理在《零售藥店經營服務規范》中或有所體現,并且隨后還可能配套出臺相應的評價標準、實施辦法和細則等。一位參會的藥店經營者表示,由于這份制定中的規范會充分征求社保、衛生等方面的意見,不排除參考各地醫保紛紛推行的分級管理辦法。
為此,有與會者表示,盡管醫保定點藥店的客流量、營業額能得以保證,經營相對輕松,但受財政支付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全面放開醫保定點藥店的審批,大多數藥店仍需考慮向非醫保轉型。
保健品受青睞
SFDA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2010年醫藥零售百強總計規模達到6556840萬元,集中度達37.7%,處于規模培育期。我國零售市場已進入平穩發展期,過去10年的復合增長率達到20.12%。
一個獲得與會人士認同的說法是,零售藥店終端市場的增幅有所減緩,零售業的擴張速度減慢。“有統計數據顯示,全國藥店百強銷量額增幅也下降了,從2009年的17.23%降到2010年的5.26%。換言之,連鎖藥店藥品的銷售量在下降。”徐郁平認為,以上變化主要是受醫改新政的影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健全、基本藥物制度的實施、全民醫保的鋪開,都可能分流零售藥店的客流,在藥品銷售方面影響尤其明顯。
“保健食品是藥店多元化的首選,保健食品可助藥店經營化轉型。”徐郁平指出,由于保健品和藥品能搭配銷售,因此,保健食品在藥店的銷量占比逐年提高。相反,超市的保健品銷量有所下降。保健品占藥店銷售額由2006年的3%增至現在的8%~10%,利潤貢獻率也由原先5%增至15%,甚至更多。
中國保健協會副秘書長周邦勇也認同“做好保健品的銷售是藥店的重點工作之一”的說法。據其統計,廣東江浙一帶發達地區藥店的大保健銷售額占總銷售額的30%~40%,其中參茸貴細占10%左右;北京等一級城市保健品所占份額在10%~15%,欠發達地區保健品的銷售占比最高為10%。
周邦勇指出,就藥店而言,品牌藥品的銷售額占比在30%~40%之間,甚至更高,而其毛利情況眾所周知;二三線的高毛利藥品和保健品以及器械類是藥店的主要利潤來源。
此外,近年保健品生產企業對藥店終端的重視也推動了保健品在藥店的銷售。
上一頁1下一頁 |